申请大学 虎妈效应 华裔学生刻板印象吃亏?(组图)
阅读[8725]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申请大学 虎妈效应 华裔学生刻板印象吃亏?(组图)
申请大学 虎妈效应 华裔学生刻板印象吃亏?(组图) 世界日报
伊斯潘沙德则认为,长春藤等知名大学招生不会受到蔡美儿「虎妈战歌」的影响。(伊斯潘沙德提供)
杜克大学。
柏克莱加大教授张孟杰表示,五、六十年前,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长春藤名校在对犹太裔学生配额设限(quota),自1980年代以来亚裔学生正成为新的受害群体。(张孟杰提供)
于2009年发表的「不再隔离,未臻平等」一书。(伊斯潘沙德提供)
哥伦比亚大学。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今年初出版「虎妈战歌」引发中美教养方式争论,尤其是亚裔家长对这本书的反应特别强烈,并且形成鲜明的两大阵营。赞成蔡美儿严格教养方式的一方多表示,该书道出了亚裔父母为培养孩子付出的艰辛,蔡美儿大女儿蔡思慧今年同时得到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录取,证明她的教育成功。
而另一方则指责蔡美儿损坏亚裔形象,「强势父母」不给孩子选择空间,期望过高,导致亚裔青少年自杀率偏高。不论是否赞同蔡美儿的教养方式,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家庭关注的是,蔡美儿的书是否会强化华裔刻板印象(stereotype),对学生申请大学有利还是有弊?
柏克莱加大教育和亚美文化研究教授张孟杰(Mitchell J. Chang)表示,过去30多年间,许多大学和研究所对亚裔学生实行无形限额(Asian tax),蔡美儿「虎妈战歌」将加深华裔刻板印象,对他们申请大学不利。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伊斯潘沙德(Thomas Espenshade)则认为「虎妈战歌」不会有此效应,「不会有帮助,也不会有伤害」(It does not help, but it doesn’t hurt, either)。他说,知名大学招生办每年需要审阅成千上万的学生申请资料,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亚裔学生,「他们已经很了解亚裔学生的共同特征」。
亚裔上大学 避填族裔
柏克莱加大教授张孟杰表示,五、六十年前,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长春藤名校在对犹太裔学生配额设限(quota),自1980年代以来亚裔学生正成为新的受害群体。柏克莱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卡拉贝特(Jerome Karabet)曾于2005年写就「被拣选的一群」(The Chosen)一书,提出「80年代起亚裔学生变成『新犹太』(New Jews)」的趋势。
张孟杰分析,美国联邦政府自1980年代后期曾对「亚裔学生申请大学受歧视」进行调查后发现,亚裔学生确实比其它族裔面临更高的门坎,譬如申请哈佛大学的亚裔学生学习和考试成绩均高于美国白人,但他们的录取率却明显低于白人学生,而在亚裔学生比例较高的加州大学体系,尽管优秀的亚裔申请人数不断增加,但近年录取的亚裔学生却减少。知名大学招生人员坦承,他们对亚裔学生有「成见」,认为亚裔学生「安静、害羞、不具全面发展的潜质」。
张孟杰还援引2006年「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报导指出,在全美升学顾问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年会上,高中辅导员普遍认为针对亚裔学生的偏见仍未根除,一些辅导员甚至建议学生在申请表中不要填写「族裔」一项,而大学招生人员经常抱怨「不想再多要一个毫无生趣的亚裔生」。
从今年开始,美国教育部要求大学搜集申请学生的族裔背景(race and ethnicity),学生可以选择多项族裔,有亚裔血统的学生甚至「隐瞒」亚裔背景。家住马里兰州Beltsville的Natasha Scott母亲是亚裔、父亲是非裔,去年秋季开始申请大学时,她在大学申请论坛College Confidential上这些写道:「这很令我难过,如果我填写非裔会提高我的入学率,相反如果填亚裔则会对我不利。」而母亲也鼓励她只选择非裔,以确保她能进入心仪的大学。
据纽约时报报导,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爱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卡尔顿大学(Carlton University)等知名学府的招生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些学生的「取巧行为」,但并没有向老师和家长进一步详查。
张孟杰说,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将成功的亚裔学生模式推向「更亚裔」,不仅给人造成亚裔学生都很成功的错误印象,而且还会将亚裔的成绩归因于「霸道的父母」,这与大多数名校招生人员希望申请学生所具有的「自主、冒险和能够独立思考」背道而驰。因为「虎妈」严格训练出来的亚裔学生都是「全A+、SAT接近满分、音乐才艺俱佳」的佼佼者,在入学审查时,达到这些标准的亚裔学生成就将被打折扣。
同构型过高 影响录取
「不再隔离,未臻平等」(No Longer Separate, Not Yet Equal:Race and Class in Elite College Admission and Campus Life)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伊斯潘沙德则认为,长春藤等知名大学招生不会受到蔡美儿「虎妈战歌」的影响,因为知名大学招生办每年需要审阅成千上万的学生申请资料,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亚裔学生,「他们已经熟知亚裔学生的特征」。
于2009年发表的「不再隔离,未臻平等」一书被许多亚裔家庭视为遭大学歧视的宝典,但伊斯潘沙德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他的研究结论是根据10所菁英大学申请情况得出,而申请这些学校的亚裔人数非常多,排名第二、第三梯次的大学中几乎没有族裔差别,亚裔学生基本上申请即可获得录取,谈不上有歧视的问题。
伊斯潘沙德教授在通过对1980年至1997年间申请美国前十大知名学府的9200名高中毕业生进行调查后发现,非裔学生进入这十所名校SAT平均只需1150分,白人学生约在1460分左右,而亚裔学生得具备1600分满分纪录才有可能被录取。总体而言,非裔学生进入此十所名校的机会,比同时申请的白人学生高出五倍以上,西语裔比白人学生高出三倍以上,但白人学生进入这十所名校的机率却比亚裔学生高出三倍以上。亚裔学生想要进入这十所知名学府的机会,只有白人学生的三分之一。
伊斯潘沙德教授指出,即使单就菁英大学而论,也很难说亚裔学生遭到「歧视」(discrimination),他的研究结论根据10所大学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考试分数、种族、家族成员是否校友等因素,但没有考虑学生的论文(essay或personal statement)以及推荐信,这些软变量(softer variables)可能对招生人员决定取舍时至关重要。
大学希望学生背景多元化,实现混合平衡,而想挤进名校的亚裔学生的同构型过高也影响录取率。伊斯潘沙德教授说,假设20个亚裔学生申请同一所顶尖大学,又都申请生物系,他们在高中期间都提前先修大学科学课程,而每个人的论文中都强调理想是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招生人员从中可能最多录取两、三名,其它申请人将被拒。
伊斯潘沙德教授表示,大学不会针对族裔背景设限,但招生人员对新生班级理想组合(ideal shape)有一定的期望值,然后再根据申请学生情况进行微调。他说,过去10至15年内,申请名校的亚裔学生大幅度增加,各校是否相应调整对预期新生班级学生族裔背景组合则不得而知。但以普林斯顿大学而言,亚裔学生(包括亚美裔学生和来自亚洲的国际学生)在新生入学中的录取比例仍逐年增加。2004年秋普林斯顿大学只有12.1%的入学新生是亚裔,2009年该比例上升至17.7%。同时,由于新增班级规模扩大,普林斯顿亚裔新生人数过去五年增长60%。
伊斯潘沙德教授说,亚裔学生申请人数增加,自然形成相互竞争。他建议,华裔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应放宽视野,不要局限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等华裔熟悉的名校,其实许多小型文理学院像Amherst和威廉姆斯学院等都是一流学院。
其次,华裔学生应该发展多方面特长(multidimensional merits),名校择生首要考虑学业潜能,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必须具备完美的SAT考分或必须在班级排名第一。而兴趣爱好方面,钢琴和小提琴都是值得称道的才能,但华裔家长也最好避免一窝蜂,应该让孩子从小接触不同的乐器、体育项目,参与小区活动,使孩子人生阅历与众不同,这符合大学招生人员对学生多元化的期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