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14省市监测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
阅读[4051]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北京等14省市监测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
3月27日,技术人员在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镇移动辐射监测点调取电离室数据。新华社记者 刘景洋 摄
% G# `* q+ `8 L
$ I8 U( E @6 b' Y! p本报讯 (记者吴鹏 杜丁)卫生部昨日发布《放射性核素碘-131健康相关知识答问》称,目前在黑龙江东北部空气中监测出碘-131,仅提示放射性物质随大气扩散已抵达我国境内,但浓度极其微弱,对公众健康不构成危害。
- a- ~4 d% ~0 N5 k8 P' I3 d9 \' O# u" j4 r. {1 s+ O% |% F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主任柴建设昨日也表示,这些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 s, W5 Y" M+ x# W) {+ I3 Z! Y) g3 i* \# V( X4 u/ ~
持续一年也无碍健康3 ^. \7 y; {+ D: y# f' D
- g3 Z, i& E( u6 O7 }. t2 g
卫生部表示,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6日发布的信息,在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对当地公众产生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 _( ^) Q: V3 a; K: v# ~
; k$ L7 f5 r; f8 h据此估算,公众持续摄入一年情况下,所导致的剂量约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十万分之一左右,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考虑到目前的浓度环境下不可能持续一年时间,浓度很快会降低,实际结果将远低于上述数值。" J i6 g1 L0 p0 q n& `( {
- M) X! s, l& t; H4 @2 z3 P
不会污染食品饮用水
: T: }6 j! l* E( c' T1 b: S8 u* e8 R' s3 \' V9 x
卫生部表示,从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监测到的是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不会污染我国食品和饮用水,更不会对我国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 Z0 s% l* R% D2 i
. i( s+ V5 S1 ?6 I- _6 J5 a' X据悉,根据卫生部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已在本辖区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人员辐射污染检测、医学处理和辐射损伤救治。并已在北京、东北、沿海等14个省市开展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工作。
- _" h2 F1 O8 F* X# h0 [- C( @
大剂量摄入碘-131后,会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萎缩等,远后期的影响会使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增加。不过卫生部强调,当前情况下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公众也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h' b, x" t, d9 W) L# z( Q, y- o
8 Z* F/ F$ R9 I7 S9 G
权威发布; c, V4 `. o3 Y
0 I! p2 x( P- v7 s, k1 z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 ^# T! w" I- y" s9 J+ `6 U2 @
, P' a! U4 K- ]3 l& K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就黑龙江省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权威发布:/ _! G0 Y1 X' U9 M6 R4 D o
3 J, A0 y3 A, {3 M. |5 G
新华社电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7日权威发布:
4 w; S( G. F6 h/ S: J* j: S
! B% P: `1 D# r* k" g y3月27日,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继续检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水平较昨日没有明显变化,其对当地公众产生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9 q- W# f* k* c/ t, R6 B/ w$ C; `( |( p$ H" e5 U0 k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1 k$ O4 {! B4 j0 L/ x3 [
- H/ z6 C6 i$ r" K4 c动态" n! K* [9 s* B5 ~4 g
* O& |; W$ }: Q- A放射性异常日本船只离境0 ~* m) v9 d3 e
. u; C6 w) Y2 U9 L0 N, l8 L% e$ o( Q
厦门市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正常* s9 _+ n8 G1 ]5 A0 G( Z6 g
% L K4 H! b: K0 a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厦门市口岸部门了解到,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2日在对一日本入境船舶登船实施例行检验检疫时,发现放射性异常。随后该轮在未完成船舶进港通关手续后,目前已自行离开厦门海域,返回日本。
+ H% \4 K3 r( N
3 q( V* O# W+ j) M: f. ?9 i, m厦门市环保局27日下午的监测数据显示,厦门市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正常。
0 W* Y2 ?/ N, |$ W2 z% V/ r9 d# q- p/ u0 |% o: q4 H% g1 [6 Z$ g
3月22日凌晨,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日本入境船舶“MOL PRESENCE”号登船实施例行检验检疫时,发现放射性异常。厦门市立即成立应对小组,研究处置方案。福建省环保厅和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的专家第一时刻赶赴厦门,对该轮停靠过的码头和航行过的海域进行全方位采样检测,监测结果表明:辐射剂量率的测量结果处于正常水平。
. I. h* ?, H$ e; v" f0 g+ X# @0 l5 H8 n7 b
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还在厦门安装了放射性空气吸收剂量率自动监测仪,对厦门放射性环境水平进行实时自动监测。" U# M5 \- S& ~, d$ _6 }( N
2 C& m( P4 H& v% }3 B截至27日,厦门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x$ x' h7 L- U
' b9 }5 `& T& g8 y5 Y7 N( c
焦点
; n( h3 _ V* ~- Y+ B8 t* c+ L+ N B8 T Z
“日受污染食品不会上中国餐桌”
6 N" b5 g3 k4 x! a# D6 f# _* `+ o; w; a d6 h: f9 g
3月26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发布消息说,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此前一天,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我国发现两名日本籍入境旅客和曾停靠东京港的入境船舶核辐射放射性异常……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后续出现的新情况,应如何看待?有关部门正在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百姓近期要不要加强自我防护?相关主管部门和权威人士昨日回答百姓关心的这些问题。 据新华社电, p2 D, ~) {- a& o' \! m9 T8 G
2 [" p+ i" l- g5 F) d+ D8 z公众没必要主动受检测
$ R+ T; @8 _' r+ a* i7 j& @9 F C2 S
记者:26日在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污染物,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核泄漏事故将会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9 x4 O1 R, u6 ^% g0 r
0 B ?+ l1 d! H7 e) L$ X; m陈竹舟(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即便有一些地区监测到的数据和当地本底水平相比有一点异常,但放射性物质已经被大大稀释,不会达到影响公众健康的水平。现在的检测技术和仪器非常先进,大家没有必要担心。
+ c0 ]8 A+ K. ?4 ?, ~2 `! }4 H
( z% Y( \; l# _, s记者:我国公众是否有必要主动到医疗卫生机构接受辐射污染检测?
6 n; |- i0 K: {- b% ~) Y7 b7 p8 ?5 m) B# k) J& S
苏旭(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在黑龙江发现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对当地公众产生的剂量小于公众剂量限值的十万分之一,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目前公众没有必要去相关机构进行检测。同时也不需要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隐蔽在家中或戴口罩等措施,也不需要服用碘片,更无需恐慌。
6 }. [5 Y! Y6 O$ }8 M5 u2 k! I1 }+ f! m- q c1 i
被污染旅客不影响他人
# B6 e( Y8 [8 O% J( I- J- b. j" h8 {. ] `4 z
记者:我国无锡和厦门分别发现日本籍入境旅客和曾停靠东京港的入境船舶核辐射放射性异常。此次发现的异常是否会对我国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 X F6 N) f o$ n- r. S0 g6 R: F' ^" f
邓海华(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截至3月24日,各地指定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对151人进行了辐射污染检测,其中3人检测结果异常,均进行了去污等医学处理,对本人和他人健康不会造成影响。
, G B; J; h* ?1 f) c* a: N! n5 \, Y) I0 A$ v: a
记者:如发现入境人员放射性异常,“沐浴更衣”是否可以彻底消除污染?8 ^5 x6 _ l. T$ |5 y
& J1 t! }4 R. M
苏旭:我国对入境旅客会进行放射性检测,如果发现异常,将采取脱去外衣,进行淋浴洗消的措施。如果通过淋浴洗消后,复检仍然有异常,可以用放射性污染专用洗消液清洗。
' ?% v; t. d. N( A% ~" j- B! X7 d
9 b Z$ u. a8 C u由于这些旅客身上只是有微量污染,因此只要不是非常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是不会沾染给他人的,不需要特别防范。
3 f& T! A& @3 y1 `- b& w0 n
5 H$ Q; w1 o' }9 n66家机构可测辐射污染
% E( k% r9 E* ^* `; E) g
! J" R4 E. H# `7 N0 w记者:我国有哪些医疗机构可以进行辐射污染检测和医学处理?
( }2 W" a2 c# q4 [* q7 ^- n @8 v8 b; [( n3 _1 l
邓海华:根据卫生部要求,31个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已指定了66家具备辐射污染检测和医学处理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辐射污染检测和医学处理。公众可通过本地12320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咨询电话进行查询。卫生部已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并下发了《人体体表放射性污染处理方案》。
( {$ [/ ~) @. z# O
5 p" [6 C+ c! Q2 D记者:如果被确定受到核污染,需要住院治疗吗?( j6 G. A/ Q* p1 I/ d7 M
4 p; |% ]7 y3 u& ?4 V! c" `+ o邓海华:一旦检测发现受到辐射,如果是轻度污染,按要求脱去外层衣服,或进行沐浴冲洗等去污措施,并重复检测,直到检测结果正常后,才会允许离开。如果是重度污染,会留院治疗。受检测人员应积极配合检测、去污和治疗,以保障本人和他人健康。
- ?6 ~. S+ i* P. m( R5 a6 X( M9 P$ R5 u& I
日输华食品均加强检测
( L5 {) v+ z2 g- H2 e- D# u# Z2 V3 s' v5 n, q
记者:我国对日本部分地区的食品农产品已采取哪些措施?
) B- ~' Q) H9 G: {; {; W0 `
6 b* `' w5 p/ m" g' {李元平(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为确保输华食品农产品安全,质检总局已要求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
/ @& o2 A+ P+ h2 c" h' Y8 O8 L9 Y, K3 r
质检总局还要求,加强对日本其他地区生产的输华食品农产品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监测和风险分析,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C9 q" y6 |! m z: V. b9 c( L
+ e) Q; L" Z& X5 ~; N! g( v记者:从日本进口的食品和农产品是否可以放心食用?% ^- q8 }8 ^8 P8 A' m+ p4 D# V& |, u
* z; H" c% s' h. a
苏旭: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布置全国海关对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严格检测措施,已污染的食品不会流入中国的餐桌,可以保证不会影响公众健康。
3 M q3 ~7 a' S$ u. w- T' y3 g- A, G& c+ d
此外,日本当局也公布了食品的放射性物质限值,对检测超标的会公布污染情况,并禁止流入市场。 |
|
|
|
|